2025-09-16 来源:世界制造业大会 浏览次数:3367
编者按: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在即,安徽以“制造强省”为笔,以创新开放为墨,正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产业新图景。大会期间,安徽多地市将开展制造业招商推介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各地优势产业、发展成果与投资机遇。
本系列稿件将从新能源汽车到集成电路,从高端装备到新材料,从数字经济到绿色制造等方面,展示淮南、宿州、芜湖等地的制造业发展亮点与成就,为全球投资者打开一扇窗口,洞察安徽制造业的活力与潜力,捕捉合作契机;也为各地市搭建一座桥梁,链接资源、汇聚动能,助力招商引资。
马鞍山市
近年来,马鞍山市坚持以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做优做大“1+3+N”战新产业融合集群,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2024年,全市“1+3+N”战新产业融合集群实现产值近3200亿元。
先进结构材料。依托宝武马钢在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领域的生产及技术研发优势,发展“三高一特”产业链,即高速铁路用钢、高性能工程用钢、高性能汽车用钢3条产业链,以及特种冶金材料产业链。围绕先进钢铁材料、先进合金材料、磁性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细分领域进行延链补链强链,集聚宝武特冶、顺博合金、中钢天源、金星钛白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3家,2025年1—5月集群产值同比增长7.9%。
加速技术产业化应用,大力推动产品向高端迈进。马钢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车轮通过国铁集团评审,具备批量装车条件;宝武马钢超高强度弹簧钢、瑞泰马钢铝锆碳滑板等入选省级新材料推广目录;华孚精密揭榜组建省新能源汽车镁基轻量化材料产业创新中心。
智能装备制造。围绕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智能专用设备等关键领域,构建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圈。轨道交通装备新兴产业基地连续3年在省级考评中获评AAA级。以中联重科、东海机床、泰尔重工、乔崴进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5家,2025年1—5月集群产值同比增长9.1%。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聚焦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深化与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交流对接,系统推进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战略合作。目前已集聚欧冶链金、同兴环保、中冶华天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初步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2025年1—5月集群产值同比增长7.8%。
绿色食品。依托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马鞍山市聚焦绿色、健康、安全食品领域,推进含山大米、和县蔬菜、当涂水产“一县一特”建设,形成涵盖粮油加工、畜禽养殖、果蔬种植、饮料制造等多条产业链,培育采石矶、金菜地、金城粮油、华安食品等一批知名农业产业化企业,集聚蒙牛、达利食品、仙乐健康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家。
新能源汽车。推进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加快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制造基地、长三角一流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高地、省内知名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保障基地。集聚汉马科技、爱柯迪、蓝黛传动、蜂巢能源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4家,2025年1—5月集群产值同比增长10.0%。含山县汽车驱动系统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5年3月,汉马科技首批醇氢新能源客车正式下线,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实现从“重卡领跑”到“客货并进”的战略升级。
今年,马鞍山市高标准推进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相关工作,精心组织10家代表性企业,涵盖汉马科技醇氢动力发动机、马钢高端材料产品、洪滨丝画工艺美术品等多个领域。同时,聚焦本地特色产业确定客商考察线路,并与省工信厅、全球中小企业联盟联合举办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发展对接会。
宣城市
宣城市拥有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宣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等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45家,居全省第4位。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2+3+4”产业体系。
该市拥有两大主导产业、三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
两大主导产业——
新能源产业:已集聚新能源企业近百家,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新能源材料、抽水蓄能电站、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领域。以华晟新能源、宁国仕净、广德固德威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正全力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华晟新能源公司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异质结电池制造商、最年轻的光伏独角兽企业。
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初步形成从产业链上游模具、有色金属、正负极材料等原材料加工,到中游传动轴、轮毂、密封件、制动盘、缸体缸盖、车身冲压件、铸(锻)造、精加工、冷墩、内饰配件等环节加工,以及制动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总成产品、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和专用车等制造,再到下游质量检测、车辆测试、充换电基础设施生产建设、售后服务、租赁服务、回收再生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以中鼎集团、宣城立讯精密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
三大优势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分为电子元器件和PCB两大类。其中,宁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已初步形成以产业链上游电子材料和中游电子元器件为主导,辅以产业链下游部分电子整机产品及以产品设计、包装、物流等周边产业为配套的产业协作体系;广德PCB产业形成了“玻纤纱—玻纤布—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电子产品应用”的基本产业链。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拥有泾县电机泵阀产业集群,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电机泵阀产业链。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永磁电机位居国内前5位。宁国耐磨铸造和电子元器件、郎溪特种装备产业、绩溪机械链条、宣州数控机床产业集聚效果初显。
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业:已形成高特种铝合金材料、“纤维一织造一后整理一深加工”全链条纺织新材料、新型铝合金材料、节能环保材料,地下管廊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产业集聚地,并拥有4家省级化工园区,分别为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德化工园区、宁国化工园区司尔特片区和港口片区。
四大新兴产业——
文旅康养产业:共建共享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产业为底座,着力打造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体育赛事、医疗康养、会展经济、文化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集群,形成协同共建、错位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绿色食品产业:拥有安徽省“特色产业+金融+科技”试点项目4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其中国家级1个(宁国山核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品牌(广德黄金芽、宁国山核桃、旌德灵芝)、1家企业品牌(宁国山里仁食品公司)和28个产品分别入选2023年安徽省“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产业:以宛陵科创城为产业集群,孵化出一批优秀企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以园区内数字经济产业园为依托,不断完善商务办公、仓储物流、人才培训等功能,电商直播基地,集聚电商快递物流板块。
医药健康产业:以现代康养服务业与生物医药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结合世界级大黄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布局与本地实际,着力打造“2+2”医药健康产业体系,即着力发展“现代医药+生态康养”两个重点,协同发展健康旅游、健康食品及保健品两大产业。
淮北市
淮北市拥有四大优势产业,分别为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及汽车零部件、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及其他新材料(高岭土)。今年上半年,四大优势产业共有规上工业企业351家,产值累计增长2.9%,占规上工业比重50.6%。
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现有规上工业企业68家,上半年产值增长14.1%,占规上工业的17.5%。主要布局在市高新区、濉溪县。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上游目前拥有再生铝及陶铝加工能力约为35万吨,中游铝材加工能力约为75万吨,其中铝板带箔板块生产能力约为25万吨,铝型材板块生产能力约为15万吨,下游产品加工用铝约为5万吨,重点打造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攀升。
未来,重点补齐薄壁压铸、一体化压铸、精密铸件、大断面铝型材等关键环节,推动铝基金属材料向新能源汽车部件、新基建领域终端产品发展,推进工业铝型材和建筑装饰铝型材向高端产品升级。围绕新能源汽车应用和电力储能、家用储能,加快发展锂电池及四大主材等。
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产业:现有规上工业企业48家,上半年产值下降5.4%,占规上工业的15.6%。主要布局在煤化工基地和濉溪县。经过多年发展,在关键有机基础原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化工原料、功能助剂、药物中间体、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集聚了凯泽新材料、瑞柏新材料、碳鑫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可年产甲醇90万吨、乙醇60万吨,丁腈胶乳、醋酸酯、MOCA硫化剂、呔哔克等20余类化工产品约260万吨。
未来,重点构建甲醇下游产业,打造“两品两材”细分产业。电子化学品:重点发展光刻胶、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等产品;高端精细化学品:重点发展绿色药物中间体、阻燃剂、催化剂等产品;新能源材料:重点发展锂电正极材料、锂离子电解液等产品;先进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聚苯醚、聚酰亚胺等产品。
绿色食品产业:现有规上工业企业67家,上半年产值增长2.2%,占规上工业的10.1%,主要布局在相山区、濉溪县、烈山区。目前全市具有白酒3.73万千升、面粉300万吨、饲料300万吨、肉猪500万头、肉禽5000万只的加工生产能力。
未来,在口子窖年份白酒的基础上,该市将重点发展兼香型高端白酒和微醺酒,拓展打造生物精密发酵制造基地,形成以高端酿造和生物制造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以相山区食品产业园为载体,发展特殊需求食品、工业化健康主食、健康配料与添加剂、预制餐饮食品。在濉溪县现有的面制品、畜禽屠宰等基础上,发展肉制品精深加工、工业化健康主食、预制餐饮。
高端装备制造及其他新材料(高岭土)产业: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68家。主要布局在杜集区、濉溪县、市高新区、烈山区,分为矿山机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岭土等三大板块。矿山机械装备板块基本形成煤矿综采设备“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矿山机械制造—固体废弃物处理装备”全产业链条,主要产品包括浓缩机、输送带、液压支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板块包括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通信和导航设备、应用电子、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大数据及软件等。高岭土板块主要有金岩高岭土、紫朔环境等重点企业,现有高岭土深加工生产线4条,年产量32万吨,涵盖精铸砂、精铸粉、耐火材料及生粉4大系列30多种产品,精铸砂粉产品在精密铸造细分领域全国市场占有率达20%。
未来,矿山机械装备板块将重点发展现代工程机械、电力装备、农机装备、快递物流装备等关键配套件,成套装备精密铸锻造件、动力传递核心部件,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工业级无人机整机及关键核心零部件。光伏制造板块将重点发展光伏产业链中间环节。新一代信息技术板块将重点发展PCB电路板、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基础电子元器件、物联网等。高岭土板块将重点推动向铝硅合金、耐火新材料、耐磨新材料、玻璃纤维等领域延伸。
相关推荐